Skip to content

线程池实现

为什么要使用线程池?

​ 目前的大多数网络服务器,包括Web服务器、Email服务器以及数据库服务器等都具有一个共同点,就是单位时间内必须处理数目巨大的连接请求,但处理时间却相对较短。

​ 传统多线程方案中我们采用的服务器模型则是一旦接受到请求之后,即创建一个新的线程,由该线程执行任务。任务执行完毕后,线程退出,这就是是“即时创建,即时销毁”的策略。尽管与创建进程相比,创建线程的时间已经大大的缩短,但是如果提交给线程的任务是执行时间较短,而且执行次数极其频繁,那么服务器将处于不停的创建线程,销毁线程的状态。

我们将传统方案中的线程执行过程分为三个过程:T1、T2、T3。

  • T1:线程创建时间
  • T2:线程执行时间,包括线程的同步等时间
  • T3:线程销毁时间

​ 那么我们可以看出,线程本身的开销所占的比例为(T1+T3) / (T1+T2+T3)。如果线程执行的时间很短的话,这比开销可能占到20%-50%左右。如果任务执行时间很长的话,这笔开销将是不可忽略的。

线程池的组成

  1. 线程池管理器:初始化和创建线程,启动和停止线程,调配任务;管理线程池
  2. 工作线程:线程池中等待并执行分配的任务
  3. 任务接口:添加任务的接口,以提供工作线程调度任务的执行。
  4. 任务队列:用于存放没有处理的任务,提供一种缓冲机制,同时具有调度功能,高优先级的任务放在队列前面

img